2012考研報道:考后首發2012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
此題乍一看去,簡單,很多考生選了選項B,其實是把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個概念混淆了。黨在十四大報告中的原話是: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第十六條 憲法第十一條:“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 由此可見6題選項B本身說法就不對。并且本題題目是問非公有制經濟的意義和作用而非地位,從這個角度也可以選出正確答案。【單選題第6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經濟,也包括非公有制經濟,把非公有制經濟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中,是因為非公有制經濟()
A.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成分
B.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經濟成分
D.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占主體地位
【答案】C
【思路剖析】本題屬于記憶、理解型考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其中所謂“多種所有制經濟”,實際上就是指非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即非公有制經濟。由此可見,非公有制經濟能夠被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中,不是因為其性質,而是因為其作用。AB本身是錯誤的,誤判了非公經濟的性質。D本身為正確,但與題干所問無關。
【必背考點】《毛中特》第八章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應試對策】要厘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的關系。前者是社會主義經濟和非社會主義經濟的復合體。所以不能因為其屬于前者,就推論其屬于后者。
比較高科技的題目
科技立國本是上個世紀二戰后日本的國家發展戰略,而我國到改革開放以后,也一直強調科教興國戰略,隨著近年的經濟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到了不得不轉變的時候,創新、科技成為國家發展的焦點。尤其是高新科技產業,一方面可能涉及到軍事實力,另一方面也會對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重大助力,在此種情況下,近年的科技領域的事項一直是考試的熱點。比如之前的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分析題的考查。本題難在,不僅考高科技,更加難的是考查對我國航空事業發展階段的了解,此題真是一道非常難的高科技題目,這也提醒考生,在之后的時政復習中,要深入挖掘每一個重要知識點。僅知皮毛而想作對題目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單選題15題】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實現了我國()
A.深空探測“零的突破”
B.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
C.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
D.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等多項技術突破
【答案】D
【思路剖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科技的重大成果,屬于記憶型考題。但由于其內容比較專業,所以具有一定難度。所謂“深空探測”,是離開地球飛向太空的遠方。而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不屬于“深空”的范圍。所以A不正確。BC是我國探月工程以后的任務,不是“嫦娥二號”所達到的。
【必背考點】“嫦娥二號”的成果。
【應試對策】關注我國重大的科技成果。
比較玩心眼的題目
今年剛剛考完政治后,網上大多答案及考生反饋,答案是ABC,問題在于選項B,認為革命建設的根本任務都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但是實際卻不是這樣,本題是陷阱型題目。因為革命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么?需要分析。
【單選題21】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主要體現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A.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
B. 革命和建設的根本任務
C.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D. 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
【答案】AC
【思路剖析】本題屬于理解串聯型考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者的理論基礎是一致的,都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二者的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是一致的,都是實事求是。故AC選項正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至于二者的“根本任務”,教材中沒有現成的說法。就學術而論,“任務”是與不同的歷史階段相聯系的;歷史階段不同,任務就相異。所以可以這么說,毛澤東思想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根本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故B項不正確。選項D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時代背景,不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是戰爭與革命。
【必背考點】《毛中特》之第一章和第二章。
【應試對策】本題的考核目標屬于跨章知識,牽涉面比較大。對此類題目,可以分為兩個層面進行具體操作。從根本層面上,一定要明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本質是一致的。所以,選項中凡是屬于本質的,一律必選。從技術層面上,可以將兩大理論成果逐一帶入每個選項中,進行落實。
比較重基礎的題目
本題看似簡單,大多數考生都能作對此題,但是實際上本題涉及到的知識是非常多的,需要考生對中國近代歷史的事件的理解掌握。從考研政治大綱變化后的真題來看,越來越重視知識的基礎和綜合運用理解能力。
【單選題9】從1840年到1921年的80多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的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抗,但歷次的反侵略戰爭,都是以中國的失敗,中國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從中國內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軍事戰略的錯誤
B.社會制度的腐敗
C.經濟技術的落后
D.思想觀念的保守
【答案】B
【思路剖析】本題屬于理解、串聯型考題。ABCD都是導致中國失敗的原因。但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制度。本題在教材中沒有現成的答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近代史中的具體運用。與“社會制度”相比,“軍事戰略”、“經濟技術”顯然是相對枝節的因素,不是根本原因。而如果將失敗的根本原因歸結為“思想觀念”,則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必背考點】《近現代史》第二章之農民斗爭的意義和局限、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失敗、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第三章之辛亥革命失敗及其原因。
【應試對策】《近現代史》雖然屬于知識型的課程,但在熟練掌握其具體知識的基礎上,應當注意將同類型知識融會貫通,并且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
考試須知:教育部研招通知 ♦2012考研時間安排 ♦考研院校專業報考指南
準 考 證:下載打印時間安排 ♦ 準考證下載入口 ♦ 下載打印注意事項
復習備考:考研大綱全解析 ♦ 2012考研沖刺復習專題 ♦ 考研沖刺全攻略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6
2011.12
熱點預測1 : 紀念建黨90周年 熱點精粹一:李長春、劉云山強調做好紀念建黨90周年宣傳工作 中......
22
2011.12
2012年考研將于2012年1月7日-9日舉行,育路教育網考研頻道將在1月7、8、9日考后第一時間公布2012考......
14
2011.12
距離2012考研不到一個月,去除考前的各種準備工作,估計有效時間僅剩20天。越到這個時候,同學們考前......
13
2011.12
距離2012考研不到一個月,去除考前的各種準備工作,估計有效時間僅剩20天。越到這個時候,同學們考......
08
2011.12
一、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1.正確評價30年改革開放。 (1)針對三......
13
2011.11
2003-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匯總 2011年考研......